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家长学校 >

谈谈“失重”的课堂

在大量的听课和评课过程中,我逐渐形成这样一种对课堂的认识:当今的中小学课堂大多处于一种“失重”的状态,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离学生真实的生动的内在心理世界,虚空而不踏实,抽象而不具体。至少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条化

突出地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上,教师把教材中的内容当作是金科玉律,把教参中的提示当作是颠仆不灭的真理,把预先设计的教案当作是亦步亦趋的向导。没有激情,没有创造,没有灵性,没有活力,有的只是平铺直叙,有的只是机械性的劳动,有的只是简单的重复活动,有的只是应付与无奈。教学中这样的“三唯”现象,可以说是较为普遍的,教师这样在教,我们为数不少的教研员也这样在评,把不折不扣完成教材内容以及教参要求作为衡量教学优劣的唯一砝码。之所以出现这种场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是现有的考试制度,考试的内容完全取自于书本,一味地唯书唯上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二是现有的教学评价制度,评价一堂课的好坏,不在于教师的创造,而在于完成预定教学任务的程度和水平,是否忠实地执行了教学大纲等方面的一系列要求;三是现有的教研制度,我国的教研制度是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前苏联的做法,有一支专门的教研员队伍来指导教学,而教研员由于其成长经历和来自于中小学教师队伍这一特定背景,使得他们常常把自己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书本上的方方面面的要求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行为的唯一标准;四是现有的教师教育制度,所开展的教师培训很少涉及到教学实践问题的研讨,涉及教师如何改变现有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因而即使是那些愿意去改变自己教学行为的教师也苦于找不到适宜的方式与方法。

二、模式化

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教学结构的模式化和教学具体行为的模式化。教学总是由一系列的环节构成的,教学诸多环节之间也常常是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的,这也是教学区别与自然影响以及其他影响人的行为的关键所在。按理说来,这些教学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联系应该在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体现,表现为不同的样式,但是,在一些中小学中,这些环节与环节之间的结构性联系正在用一种刻板、僵化、一统的方式表现出来。不论什么课型、学科,清一色地运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即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知、练习巩固、布置家庭作业。半个世纪以前,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所阐明的教学的这5个步骤,厘然可见于我们现今的中小学课堂。课堂是动的,课堂是活的,我们的教师在以不变应万变的时候,也就在阉割着课堂的鲜活的灵魂,把教学程式化了。教学需要模式,因为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构成一定的逻辑联系的时候,也就在呈现着不同的模式,但教学切忌模式化,用唯一来替代多样,用刻板来替代灵活。

模式化还表现在课堂中具体的教学和管理行为上,比如,学生在任何情况下只能坐得规规矩矩、端端正正;所有的课堂都是教师发问,学生举手待教师“恩准”后方可回答问题;所有课前都是千篇一律的礼貌用语,“同学们好”,“老师好”,“请坐下”。一种行为如果久而久之只是用一种纯粹化了的形式表现出来,就逐渐只保留它的形式意义,而其实质性东西就会越来越远。